9月,周世杰“拔尖计划”团队围绕“GAI+弹性脚手架”主题,连续开展两轮研修。活动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弹性脚手架在教学中的深度融合,通过课堂展示、专题分享、专家点评与讲座等多种形式,探索智能化教育背景下差异化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方向。
9月18日的第一次活动以厘清概念、明确分工为主。周世杰老师作《教师专业发展之“道”》报告,活动邀请广丰区教育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共同参与。明确活动将于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进行两轮集结,团队展开从理论架构到课堂落地的密集攻关,勾勒出一条“概念澄清—课例验证—模型提炼—区域共享”的差异化教学研究新路径。
9月25日,团队携同特级、正高级教师奚骏老师再次出发。活动包含4大环节,环环相扣,一步一层梯。
活动伊始,青浦一中张瑜老师执教了一堂精彩的人工智能展示课《智能推荐赋能水果识别项目》。课程以图像识别为核心,依托GAI技术实现模型训练与测评的个性化支持,生动呈现了“智能推送”作为弹性脚手架的支撑作用。
在研讨环节,三位教师围绕“GAI赋能教育教学”展开了深度分享。朱宋煜老师指出GAI与弹性脚手架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破解传统课堂因材施教难落地的困境,构建“轻生成、准适配、自进阶”的智能教学新生态。胡双庆老师结合张老师的课例,提出AI课堂中的“智能推送”是实现“弹性脚手架”差异化教学的关键。周佳乐老师肯定了该课例与“GAI+弹性脚手架”课题的高度契合性。从目标关联、内容支撑、价值体现方面,课例效果印证课题意义,为课题实践与推广提供样本。
上海市信息技术“高峰计划”主持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奚骏老师进行专家点评。他高度肯定了周世杰老师“拔尖计划”团队在“GAI+弹性脚手架”助力差异化教学实践领域取得的扎实探索成果,并特别肯定了张瑜老师本次展示课在理念落地与课堂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他强调数字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包括GAI加速跨学科融合、元宇宙技术催生了智慧学习的范式、数据驱动教学全流程的智慧决策等,并指出面对这些趋势,教师应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悟”,在智能教育浪潮中保持理性与创新并重。
活动最后,团队主持人周世杰老师带来《教师专业发展之“道”与“术”》主题讲座。他强调教师发展应兼顾“道”与“术”。“道”指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教育信念,如从《论语》中领悟成长密码;“术”则包括精读、课例研究、课题深入等实践路径。他以自身微视频教学研究为例,展现如何通过持续聚焦问题、参与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实现教学能力的螺旋上升,倡导教师在课堂变革与学生潜能开发中实现自我更新。
两轮研修,功能互补——一研解决“为什么”,二研回答“怎么做”;一研面向概念共识,二研聚焦课堂证据。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GAI+弹性脚手架”不仅是技术工具的结合,更是教育理念与课堂实践的协同进化。接下来,团队将在周世杰老师的引领下,将继续验证模型效果,为区域差异化教学提供可复制、可扩展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