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驿站

亲子共践社交课,郊野剧场育心行——人际交往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侧记

发布日期:2025-10-10 09:20:55   来源:青浦二中   

2025年105日,两位心理老师和两位志愿者老师带领40名学生和家长,一同前往浦江郊野公园与上海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开展一场以人际交往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实践+感悟为脉络,通过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引导参与者探索人际交往的技巧与深层意义,为师生家长搭建了一个交流成长的实践平台。


抵达浦江郊野公园后,在心理老师及其他2位志愿老师的组织下,三项特色活动同步拉开帷幕,让每个人都能沉浸式参与其中。


在《你我心相通——让彼此的爱流动》亲子团辅活动当中,同学和家长们通过趣味盎然的互动游戏,向对方表达了自己的信任、欣赏与爱。通过重温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亲子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在我愿意为你改变这一活动环节,大家学会了用正确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期望。参与的亲子家庭都十分投入,在书写、分享与拥抱当中,感悟幸福和被理解与欣赏。






在人际交往主题香囊绘制活动中,同学们化身为引导员,主动向公园里的游人发出邀请,热情指导大家参与香囊创作。他们耐心地向游园的小朋友讲解绘画技巧,帮家长挑选适合的香料。在与游人沟通的过程中,原本有些腼腆的同学慢慢放开了胆子,从最初紧张得说不出完整的邀请语,到后来能主动询问。通过这场实践,同学们不仅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更在面对面的互动中提升了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公园人际交往主题访谈活动则让学生们走出舒适圈,带着精心设计的访谈提纲,主动寻找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展开交流。他们向年轻的上班族询问平时和朋友联系的频率线上社交和线下交往的区别,向退休的长辈请教处理人际矛盾的小技巧,还向同龄人了解如何和同学建立更和谐的关系。通过采访不同年龄段的人,以问询交谈的方式,了解他们的人际交往状态,搜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曾经的困惑以及他们的应对方式。参与访谈的同学表示从一开始的畏惧羞怯到逐渐放开胆子顺利完成采访指标,自己获得了采访不同年龄段陌生人的宝贵经验,提升了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公园人际交往主题实践活动结束后,师生和家长一起去上海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观看心理破冰话剧《我的出生前计划书》。该剧通过投胎小分队的奇幻设定,展现了不同人生轨迹的生命体验。剧中人物要在轮回中完成计划书中的心愿,但现实往往不如预期,生命意义也在跌跌撞撞中开始呈现。故事探讨了生命价值、压力、勇气、挫折等主题,强调人生难题可能是自己出生前写下的计划,呼吁通过努力实现自我成长。同学们在观剧中体验到自己是命运的编剧,也是跋涉其中的主角,认为珍惜当下,才是人生最完美的计划。




此次人际交往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一次生动的行走的心理课,也是一场温暖的成长之约。从亲子间的深度对话,到与陌生人的勇敢交流,再到话剧带来的心灵触动,每个参与者都在实践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它不仅为同学搭建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舞台,也让家长更懂孩子的需求,更以鲜活的形式丰富了我校心理健康特色教育的内涵,为师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成长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学生感悟

今天在浦江郊野公园的各个片区采访不同年龄段的人,通过问询、交谈,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生活有着什么样的态度,了解他们的生活,从中得到未来可期的行动指南。我认为过来人的宝贵经验可以为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重要的风向标,为日后的人生道路埋下伏笔。在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观看了话剧,又感悟到人生的丰富性和意义性,有言道人生如戏,而我就是戏中人,要把这场戏演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演员们的肢体动作,深刻演绎着形形色色的人,从伸出手臂的女孩,看出她诉说着他们对于人生的渴望,三番寻找闫主任,发现他对生命的尊重,普通人忙忙碌碌,但仍对世界保持赤诚的追求与向往,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所有人,才有对生活的热爱,不论是在地球的哪个角落。

——高二(2)班 黄文潇

今天在浦江郊野公园制作香包的经历让我难忘。装香料、画图案,每一步都充满创意。当亲手制作的香包散发着清香诞生时,成就感油然而生。给游客分享制作乐趣,看到他们专注的神情与满意的笑容,我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也明白小小的香包承载着温暖与心意。原创心理话剧《我的出生前计划书》带来强烈震撼。演员们用生动表演,将生命的困惑、家庭的羁绊与成长的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直击心灵的台词,让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与自我价值。它像一面镜子,照见内心深处的矛盾,也给予我直面生活的勇气。

——高一(8)班顾寅峰

这次我与汪月涵一起组队合作采访,通过与游客之间一来一往的对话,我们不仅能了解到这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更能看到他的性格特点、内心的想法,以及他经历过的那些起伏故事。尽管天气炎热,可采访完之后,感觉就像在精神世界里又多了一位相识的朋友,对他的世界多了一份理解,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也拓宽了我们自己的眼界。看完话剧,心里挺受触动的。它讲的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设定:我们每个人在出生前,是自己选择了今生要经历的剧本,包括那些苦难和挫折。这个想法一下子把我从为什么命运对我这么不公平的抱怨里拉了出来。如果困难是我自己选的呢?那它就不再是纯粹的惩罚,而是一个我必须去完成的、有意义的功课。就像打游戏,不会抱怨关卡太难,只会想着怎么通关。

——高二(3)班 金文慧

参与香包制作活动,我沉浸在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中。一针一线缝制,一笔一画勾勒,将自己的巧思融入其中。当把亲手制作的香包递给游客,看到他们惊喜的表情,我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这次活动不仅锻炼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更让我在分享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观看《我的出生前计划书》,被剧情深深吸引。剧中人物的故事,让我看到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境。演员细腻的表演,将情感诠释得真挚动人。这场话剧不仅是艺术享受,更引发我对人生、家庭和自我的深刻思考,激励我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高一(8)班 冯子亦

在采访过程中,我从刚开始的胆怯到后来享受这一过程,慢慢地我和小伙伴配合默契,准确挑选适合采访的人。活动中我学习到了如何正确和陌生人沟通交流,以及如何克制自己的情绪。在采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考验了我们处理事情的心态和能力。《我的出生前计划书》中一名男生为了追求窈窕淑女,不惜克服重重困难。在他往返人间三次的历程中,我看到了赵雷的《我记得》的影子。每当在分离时我都会听这首歌,它告诉我,我们都会再次相遇,既使是以不同的身份,地点。剧中介绍了不同人的计划书,这是他们在出生前对自己人生的期待和目标,这也是人生的目的。在真正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违背这些计划,被现实所束缚。剧外,我也是自己计划书的主人,既然有了计划书,就要去实践,活出人生的意义。

——高二(1)班 顾德文

本次实践起初因担心被拒有些畏惧,前两次尝试均遭婉拒。后来遇到一位宝妈,我们全程跟着她照看孩子的脚步,才艰难完成首份采访。后续逐渐放开胆子,顺利完成剩余任务,整个过程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次话剧特别棒!中间选计划书的几段情节,简直像在演我自己,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潸然落泪。好在后面的穿越情节特别有趣,瞬间带走了之前的悲伤,让我笑着看完后半段。整场话剧悲喜交织,看完很有感触。

——高二(2)班 汪月涵

和妈妈互相捏肩时,她的手轻轻落在我肩上,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慢慢揉,暖暖的触感让氛围特别亲。写优点时,一下子就想到她总包容我的小脾气、做事特别细心,还会把我的喜好记在心里。最难忘她陪我熬过难过的时候、一起分享小秘密的时刻,还有日常里那些默默为我做的事。希望妈妈多留点时间给自己,也别总把不开心藏起来。最后拥抱时,她抱着我说我的宝贝懂我,心里又暖又甜。在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观看《我的出生前计划书》,剧情的悲喜交织让我很有触动。演员们的演绎既展现了人生的无奈,又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让我意识到人生如戏,要用心演绎好自己的角色,在生活中保持对世界的赤诚向往,从戏剧中汲取了积极生活的力量。

——高一(7)班 冯羽欣

在浦江郊野公园和妈妈一起上的这节心理课挺有意思的!起初放不太开,结果一玩起来就破防了。我和我妈妈都是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人,但是聊着聊着就走心了。我俩都有点绷不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好久没跟我妈这么煽情过了,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真的特别特别暖。希望妈妈在之后工作顺利天天开心!在大零号湾文化中心看了话剧《我的出生前计划书》,该剧展现了不同人生轨迹的生命体验。剧中人物要在轮回中完成计划书中的心愿,但现实往往不如预期,生命意义也在跌跌撞撞中开始呈现。一开始觉得投胎小分队的设定有点中二,但看着看着就入戏了。剧里说那些烦心事是自己选的升级关卡,这比喻还挺潮的。看完这部话剧,感觉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心里的好像瞬间打开了,突然就觉得不能因为生活里的小破事就忘了最初的目标。

——高二(7)班 吴苡诺

十月国庆,我们满怀期待地前往浦江郊野公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核心是人际交往,我们通过小组合作与公园访谈,勇敢地迈出了与陌生人交流的步伐。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沟通能力,更让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倾听与表达的重要性。活动时间虽短,却收获满满。它让我们深刻感悟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未来走入社会的基石,这次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我们青春记忆里亮丽的一笔。观话剧,如同经历一场温柔而深刻的生命回望。话剧以出生前的计划为引,探讨了人生的偶然与必然。我们曾怀揣无数美好蓝图,却在时光流转中经历遗忘、束缚与遗憾。然而,剧作最终给予了温暖的答案:人生的意义并非完美执行计划,而是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去真挚地爱,去珍惜当下每一刻。那些经历过的美好、责任与追忆,本身就已构成了生命最珍贵的全部。

——高二(4)班 郭琪玮

这节特别的亲子团辅课以相互捏肩为导入,逐渐让大家放松下来。而后辅导老师提出三个问题:说出对方三个优点、三件一起做过的难忘的事、对对方想说的三个期许。从幼儿园起,我便开始住宿生活,这节课拉进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有时间静下来讨论、聊天。每个家庭都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让我们在这节课上互相认识、互相学习。课后,我们利用剩余时间参加了香囊制作,我与妈妈在完成制作后互换了香囊,收到了对彼此的祝福。话剧《我的出生前计划书》演绎了从出生前选择家庭(母亲)、出身前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母亲养育小孩与小孩长大为母亲养老的对比、人去世后的下一世等场景。这其中或多或少都会演出我们的现状,比如不太完美的人,但在经历一些事后再回首,我为什么认为自己不行呢?你认为你是漂亮的,那你就是漂亮的。我们或许要有对自我的认知,但并不能被那些所谓的评价、标签而否定自我。

——高二(1)班 曹依馨

第一次和妈妈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来到浦江郊野公园,这真是特别的人生新体验。并肩走在林荫道上,我们像朋友一样聊着天,那些平时被忙碌生活掩盖的话题,此刻都自然地流淌出来。我看到了妈妈眼中对自然的热爱与好奇,她也发现了我不同于课堂上的另一面。这次同行让我们在秋光里重新认识了彼此,原来最温暖的收获,就藏在这份难得的共同经历中。我们观看了《我出生前的计划书》这部话剧,其中提到我不完美”——剧中这句独白,像一颗子弹精准击中了我。这仿佛是我内心独白的回声,那个总在事前焦虑、事后自责的我被瞬间照见。原来,这份自认的不完美,或许在生命最初的计划书里就已签下姓名。它不是命运的差错,而是生命独特的纹路。话剧让我泪中带笑,与内心深处那个苛求完美的自己,达成了短暂却珍贵的和解。

——高二(3)班 吴英涵

在浦江郊野公园中参加了制作香囊的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提前准备了香囊等材料,接着在公园内支起摊位。这次体验很有意义,看到小朋友们绘画时放松开心的笑容,也让我放开自己的勇气,指导小朋友们绘画并和他们沟通。这次活动我收获满满,既教会了我如何与人沟通又锻炼了我的胆量与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在小朋友制作完香囊,家长和他们一起感谢我的帮助时,内心成就感满满。话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我的出生前的计划书为题,话剧的开篇与结尾相呼应,钢琴键奏响的那一刻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敬畏感,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出生前计划书,做一个不那么完美的人,主人公在劝解别人时想得很通透,却在自己面对现实时总是担心不好的事发生,直到最终的释怀。让我明白可以不那么杞人忧天,不要过多的在意别人的眼光做自己就好。

——高二(6)班丁颢然

起初捧着香囊邀人绘制时,每一次开口都伴着忐忑。夏风拂过掌心,被拒绝的瞬间,羞怯如藤蔓悄悄缠绕心间。但渐渐地,我发现被婉拒并不可怕——那不过是人海中的一次寻常交错。当我学会以微笑代替不安,以从容面对回避,世界仿佛也温柔了起来。原来跨越胆怯,只需要一次次伸出手的练习。香囊被带走时留下的余香,也似在轻诉:所有勇敢的尝试,终将沉淀为成长的礼物。话剧以奇幻的生命剧本设定,叩问存在的意义。当主角回溯出生前的灵魂契约,那些预设的磨难与羁绊,忽然成了照亮现实的隐喻。话剧巧妙幽默用诗意的独白与交错时空,告诉我们:生命中的暗潮与暖光,都是灵魂自愿奔赴的修行。我们既是自己命运的编剧,也是跋涉其中的主角。每一次破冰,不仅是与他人的相遇,更是与内心深处那个勇敢灵魂的重逢。

——高二(5)班 濮雯霏

这次实践的亲子活动给我和妈妈提供了一个之前从未有过的机会来像这样正式的去互相了解和尝试理解跟包容对方。其实一开始还有点放不开,因为之前没有过这样子的活动。但是后来也逐渐被轻松的氛围所感染沉浸在活动中了。活动的最后与妈妈的那个拥抱也是让我特别的感动,因为平时很少跟妈妈这样,平时我和妈妈表达的情感都是比较含蓄的那一种。很少有这样子直接表达情感的时候。话剧给我的感觉就是轻松愉快,还有一些搞笑的部分,但是却演绎了一些让人感动的故事,其中包含了许多人生的思考。尤其在挑选我的人生计划书时,真的让人特别感动,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其实也很精彩,不需要过于苛责自己,人可以做自己。

——高二(4)班 张靓文


家长反馈

做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在健康成长的同时有所作为,但往往忽视他们本来的想法。上午的课堂让我们有时间说出心里话,为我们辈分之间的代沟搭建了桥梁。制作香囊和互换香囊不仅仅是互换香囊,也是互换对彼此的祝愿和希望,让我们感到对彼此之间的爱。下午的话剧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位母亲,或许我们需要适当支持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作为我父母亲的女儿,我们或许要对长辈多一份耐心,多一份陪伴。作为一位成年人,我们因为家庭与工作甚至交际三重压力下,缺少了时间去思考我们的自我价值乃至社会价值,在社会之下,忘却了原本的梦想、忘却了我们儿时的初心。或许,我们也应该给自己时间冷静,给自己空间思考。

——高二(1)班 曹依馨家长

今天和能女儿一起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是次难得的体验。平日里她总埋首书本,我们很少有机会这样深入交谈。透过她分享活动中的观察与思考,我惊喜地发现了她沉稳外表下细腻的感知力和独立的见解。而我也放下家长的姿态,与她分享我能看到她身上的优点。这次活动像一座桥,让我们看到了彼此在家庭角色之外,更真实、更丰富的模样。期待下一次这样的心灵交流。

——高二(3)班 吴英涵家长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与孩子之间有了一次双向成长!我们分享了三点:一、彼此的优点,让我知道我在孩子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二、与孩子之间一起做的最难忘的事情,突然回忆满满。三、我希望对方能做出什么改变,因此我也知道我在孩子眼中的不足之处。可以做出一些什么样的改变。通过这次活动才明白理解、相信、支持这六个字,是给孩子成长最有力的底气。不必纠结过去未来,珍惜当下就是人生最优解,感谢这次活动带来的满满感动。

——高一(8)班 周思颖家长

当孩子站在台上自信地微笑着讲述着妈妈给她的美好时光,我懂得了,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她、相信她、支持她,就是给孩子成长最好的赋能。当一幕幕轮回,主角始终回不到想去的那一世,我明白了,珍惜当下,过好现在,才是人生最完美的计划。谢谢这次的人际交往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和孩子都是收获满满,意犹未尽。

——高二(6)班 李煜琪家长